发布时间:2021-07-29
当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红木资源日益匮乏时,国内的红木产业将目光瞄准了大洋远处的非洲。作为近年来国内红木原料的重要来源地,非洲木材虽然在红木业界“等级”不高,但是由于其成本低、出产量大,受到国内红木行业的青睐。除了传统红木生产企业,资本也开始发掘当地林业资源的潜力,寻找红木行业未来的机遇。
国内近70%的进口红木资源来自非洲
非洲的红木数量是东南亚地区的2倍多,而红木交易均价是东南亚的43%。市场价格更为平稳,且消费者更易接受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数据统计的“红木”并非国家标准规定的“五属八类三十三种”,而是优质硬木的统称。非洲地区出产的木材有5种在国标范畴之内,其他大多数木材虽不具备“红木”身份,但是因为价格较低、数量较大,逐渐被行业所看重。沙比利、古夷苏木、血檀……在国内木材市场上,这些来自非洲地区的优质硬木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。
资本掘金非洲林业市场
非洲木材,价值几何?
随着小叶紫檀、大红酸枝等中高端材料逐渐减少,来自非洲的材料无疑成为较佳的“替代品”。例如刺猬紫檀,在近两年来其“红木身份”得到行业认可。随着进口政策的变化,非洲木材的价格也在一路上涨。今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(CITES)第17次缔约国大会上,决议将整个黄檀属、刺猬紫檀、中部非洲古夷苏木属的三个树种(Bubinga)列入濒危管制附录二。根据行业以往经验,红木材料一旦被列入国际公约,价格便会有很大的涨幅。这也被行业和资本所看好,促使企业和资本引入国内市场。